在半導體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先進封裝技術作為提升集成電路性能和可靠性的關鍵手段,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封裝過程中,氣泡的存在不僅影響產品的外觀質量,更可能嚴重損害其電氣性能和長期可靠性。因此,除氣泡工藝環節在先進封裝流程中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從氣泡形成的原因、影響以及除氣泡技術的原理和應用等方面進行詳細探討。
氣泡形成的原因
在半導體封裝過程中,氣泡的形成主要源于以下幾個方面:
1. 材料本身含有氣體:封裝材料在制備過程中可能混入空氣或其他氣體,這些氣體在封裝過程中若未有效排出,便會形成氣泡。
2. 工藝操作不當:如攪拌過程中帶入空氣、封裝材料在固化前未充分排氣、基板或芯片表面清潔不徹底等,都可能導致氣泡的產生。
3. 化學反應:封裝材料中的某些成分在固化過程中可能發生化學反應,釋放氣體,從而形成氣泡。
氣泡對封裝的影響
氣泡對封裝產品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1. 電氣性能下降:氣泡可能導致封裝體內的電導通路中斷或電阻變化,影響信號的傳輸和器件的整體性能。
2. 熱應力集中:氣泡區域在溫度變化時由于氣體和固體的熱膨脹系數不同,會產生額外的熱應力,長期作用下可能導致封裝體開裂或失效。
3. 可靠性降低:氣泡的存在使得封裝體的密封性變差,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如濕氣侵入導致腐蝕,從而降低產品的長期可靠性。
除氣泡技術的原理與應用
為了有效去除封裝過程中的氣泡,業界發展了多種除氣泡技術,主要包括真空除泡、壓力除泡和機械攪拌除泡等。
真空除泡
真空除泡是最常用的除氣泡方法之一(比如ELT真空除泡機)。其原理是利用真空泵將封裝材料置于低壓環境中,使材料中的氣體分子因壓力差而膨脹、破裂并被抽出。真空除泡設備通常配備精密的控制系統,能夠精確控制真空度、排氣速率等參數,確保除泡效果的同時保護材料不受損害。在底部填充、灌封等工藝中,真空除泡技術被廣泛應用,顯著提高了封裝產品的質量和良率。
壓力除泡
壓力除泡則是通過施加外部壓力使封裝材料中的氣體分子受到壓縮,從而加速其溶解或逸出。這種方法常與真空除泡結合使用,形成真空+壓力交互切換的模式,以更有效地去除氣泡。壓力除泡設備在設計上需考慮材料的承壓能力和安全性,確保在高效除泡的同時不損壞封裝體。
機械攪拌除泡
機械攪拌除泡適用于粘度較低、易于流動的封裝材料。通過攪拌使氣泡分散并漂浮到材料表面,再利用設備吹除或真空吸除氣泡。這種方法操作簡單,但需注意攪拌速度和攪拌方式對材料性能的影響,避免引入新的缺陷。
結論
先進封裝中的除氣泡工藝環節是確保封裝產品質量和可靠性的關鍵步驟。通過深入分析氣泡形成的原因和影響,采用合適的除氣泡技術,可以有效解決封裝過程中的氣泡問題。隨著半導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對封裝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除氣泡技術將繼續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發展,為半導體產業的進步提供有力支撐。在未來的封裝工藝中,我們期待看到更多創新技術的應用,推動封裝技術向更高水平邁進。
臺灣ELT作為除泡機品類開創者,深耕半導體先進封裝技術20余年,專注解決半導體先進封裝中的氣泡問題,提供多種制程工藝中的氣泡整體解決方案。對Mini/Micro LED、芯片貼合Die Attached、灌注灌封IGBT Potting、底部填膠underfill、點膠封膠Dispensing、OCA lamination等工藝擁有成熟應用經驗。想了解更多ELT除泡機信息,請在線或來電咨詢15262626897